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32章 商务中心的设想(1 / 2)

摭一周后

合并的正式文件,终于下发到了滨江这边。

那一封印着国徽的红头文件,不知道将会改变多少人的命运。

苏耀作为这件事的始作俑者,毫不避讳地直接插手两个厅级单位的合并工作。

并且,正如他说的那样,苏耀向组织部正式地推荐,由齐阳担任合并后的住房城乡建设厅的厅长一职。

如今的苏耀,即将大刀阔斧地改革滨江住房问题,在燕京更是有着数双天眼关注着。

他所以推荐的人,组织部想不重视都不行。

很快,齐阳的名字就被列入了候选人名单,与原住建厅的厅长宋大川,以及另外一名候选人,一并提交到小组会上审议。

其实所有人都很清楚,第三位候选人就是个陪跑的,真正有机会的人,只有齐阳和宋大川。

而此时的宋大川,同样也是满心焦虑。

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位置,他不知道找了黄立冬多少次。

但是得到的答复,却总是模棱两可。

就在齐阳和宋大川,都在忐忑之时。

苏耀的走访活动,却是仍在继续。

而他这一次走访的地点,却是在滨江市第三机床厂。

滨江市第三机床厂,作为最早的机床行业大型重点骨干企业,也是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。

全厂正式职工2568人,非正式职工323人。

现有的厂内住房,却仅有512套,以及四栋职工宿舍楼。

苏耀在厂长和党委书记的陪同下,亲自走访了这里的职工宿舍,以及家属区。

宿舍里,一间不到18个平方的空间,拥挤地摆放着数张高低床,多的竟然住着10个人,最少的也有7个人

至于家属区那边,条件也没好到哪里去。

一间30平米的小房里,愣是居住着祖孙三代人,拥挤的这屋放个屁,全家人都要跟着闻臭味。

而更主要的是,厂子里还有数百人,压根就无房可分。

既没钱,又没有多余的空地,让人看不到一丁点的希望。

一番走访下来,苏耀只感觉身上的压力变得更大了。

“没钱,没地皮,就不解决问题了?你们三机厂这边想过什么对策没有?”

苏耀皱眉问向三机厂的厂长和书记二人。

被苏耀如此质问,二人也是一阵胆战心惊。

对视一眼后,厂长硬着头皮率先开口道:

“办法我们也想过一些,可是效果都不太好,厂里的住房有限,无论怎么分都不够,我们也想盖新房,可是周边早就没地了,盖在郊区,职工们上下班也不方便。”

厂长说完,那书记也跟着开口说道:

“我们也想过,拆除一部分平房,改成楼房,这样可以节省土地,可是盖楼房的造价太高,我们厂的那点住房专项资金,怕是连个地基都打不完,最后也没办法落实。”

其实他们二人说的也是实情,和其它厂的情况也都差不多。

没钱没地,就是当下解决住房问题的最大困境。

回到厂长办公室。

苏耀从王勋手里接过地图,平铺在了桌子上。

他们三机厂的位置处于滨江市的中心位置上,霞光街也是滨江市的主要交通要道路和商业中心。

除了三机厂占了一大片土地之外,他们厂的家属区,也是临街而建。

500多栋平房组成的棚户区,在地图上形成了很大一片阴影。

还是在市中心的位置上,就像是人脸上的一块膏药,异常的醒目刺眼。

苏耀用笔,在这片阴影区域画下了一个大大的圈。

在离开三机厂时,苏耀看到了陆野的众城销售站。

只是多打量了两眼,苏耀并没有进去。

夜里。

忙碌了一天的陆野和苏云杰一起回到了苏家别墅。

才吃完晚饭,陆野就被苏耀单独叫到了书房内。

对此,苏云杰早已经是见怪不怪,连问都不再多问一句,只是一个人坐在客厅里,看起了电视。

书房内。

苏耀将白天的那张地图展开,放到了书桌上。

陆野看得清楚,在这处地图上,有好处都被做了特殊的标记,显然每一处标记都有一定的特殊意义。

“这些做了标记的地方,都是我亲自走访过的,这里有些地方地理位置优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