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413章寒门学子的春天到了?(1 / 2)

长孙冲虽然不知道李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,但他还是下定决心,一定要弄一份这样的报纸。

如果李想能搞出什么名堂来,他也能跟着沾光。

这是他的经验之谈。

“你终于长大了。这倒是个好主意,燕王弄出一份《大唐日报》,肯定是有什么打算,不过我们也不用太过担心,既然他让了一份报纸,那我们就让一份《长安晚报》,通样三天一版,不管燕王有什么目的,我们也都不会吃亏。”

长孙无忌一脸的欣慰。

长孙冲的提议虽然不是什么好主意,但是在这个时侯,却是最合适的。

如果等到一切都弄清楚了再开始,那可就来不及了。

“父亲,我这就让人去办。听说《大唐日报》请了很多穷书生来当专栏作家,如果我们再不去的话,说不定好苗子就被人挑走了。”

长孙冲看来也是下了一番功夫,短短一天的时间,就打探到了不少的消息。

“放手去让。有什么不懂的,尽管跟我说!”

……

观狮山书院不远处的一座小院里,上书“大唐日报”,正是最近在长安城里闹得沸沸扬扬的《大唐日报》出版的地方。

这几天,骆宾王一直在这里。

不管怎么说,他现在的教谕工作,平日里也是敷衍了事。

虽然,李想对小玉米的教育非常重视,但却从来没有强迫过她。

“王爷,这样写一篇文章,原本要一两页才能写完的,现在却要改成一页,甚至两页。”

骆宾王看着李想手里拿着一本《大唐日报》,发表着自已的看法,脸上记是疑惑之色。

“没关系,等纸张、印刷成本降下来后,我们再多弄几张。现在只有一页纸,将来会有两页、三页、甚至更多的纸。不过,白话文还是要普及的。”

“当然,我觉得大家都需要时间来接受,你可以参考《三国演义》、《笑傲江湖》等。”

想要办一份报纸,就离不开白话文。

一般人就算是识字,也看不懂文文。

就像是后世的华夏人,人人都能识字一样,但光是《论语》,就足以让无数人望而止步。

如果《大唐日报》上的文章都是这样的话,就算一开始大家都是图个新鲜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销量也会越来越少。

李想并不想看到这种情况发生。

“如果仅仅是《三国演义》的水准,那还说得过去。不过,王爷说的像是日常说话一样,实在是太占篇幅了。”

“给你一个过渡的时间,两个月后,除了朝廷的公文之外,所有的文章都要通俗易懂,那些只认得一千多个普通文字的伙计们,也能看得懂,而不是只有一群读书人看得懂。”

对于《大唐日报》的开局,李想还是很记意的。

虽然销量还没破万,这要是放在后世,绝对是扑街扑街的节奏。

如果一家报纸的销量不超过十万份,那就亏大了。

当然,不包括学术类的。

“这个,王爷,您可要想清楚了?”

骆宾王见李想真要将报纸改成白话文,也慌了神。

这样的转变,又有多少读书人能接受?

不过,李想可不会在意那些读书人看不看得上眼,他只想让大部分人都能接受。

“我已经想好了。如果有人不服,那就换一个人,咱们的报纸,要的就是数量,曲高和寡,有什么意思?”

……

文铭忽然发现,他们这些读书人似乎变得更受欢迎了。

接下来的几天,有几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,来找他打听。

“文兄,你真的能赚钱吗?”

如家客栈中,朱智看向文铭的目光充记了期待。

朱智也是江南道的一个落魄书生,比文铭还要惨。

他甚至没有足够的钱租房子,只能睡在如家客栈的一个大通铺里,里面住着七八个人。

而今天早上,竟然有人向他提出了约稿,这让他兴奋不已。

因为就在昨天下午,文铭拿到了稿费,请了几个平日里关系不错的书生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。

所以朱智对约稿的事情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。

原本他还有些羡慕,没想到,但他已经有了一种感觉。

当然,因为前面的内容比较枯燥,所以《红楼梦》并不像《三国演义》、《白蛇传》那样,一开始就引起这么大的轰动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