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449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华真行刚才安定元神以及血气的躁动,然后用御器之法沟通感应这枚瑞兽舍利,就像打开了一个浩瀚的世界……

还好事先有杨老头的提醒,华真行屏蔽了元神的感知,只选择了其中有关定风盘的内容进行解读,而且绝不勉强是否能解悟通透,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。

此物跟传承之书还有所区别。传承之书是祖先打造特意留给后人的,打开之后有各种传承内容,并不会冲击元神,而是后人能学会什么便得到什么。

瑞兽舍利中有那头墨麒麟留下的全部传承,不仅包括它自己的天赋神通修行秘法,还有定风潭的核心传承,以及某些历史隐秘的介绍,甚至是宗门三典中都没记载的内容。

假如想全部解读清楚,以华真行的修为是不可能办到的,元神都承受不住。

定风盘是一件神器,也是定风潭这派宗门的掌门信物。令华真行感到意外的是,此物并非是定风潭祖师自己打造的,而是他无意间在山野中拣到的!

、早有准备

在山中采药居然就拣到了神器!这样也行?更有意思的是,这件神器的神魂烙印莫名被抹去了,只知其名曾为定风盘,它就像一件无主之物,想发挥其妙用威能须重新祭炼。

定风潭祖师名叫白子旺。白子旺用了近百年时间祭炼这件神器,根据神器的特性重新赋予其神通妙用。白子旺也很纳闷,这件神器究竟是谁丢的?为何要洗去其神魂烙印?

以白子旺的修为,他自己不太可能打造出一件这样的神器,但重新祭炼倒没问题,祭炼定风盘几乎贯穿了他修行的始终……

白子旺的修为最终达到了九境,以定风盘打造了福地洞天,后来便离开宗门不知去向。墨麒麟认为也愿意相信他是飞升成仙了,至于是否如此不得而知。

白子旺的传人建立了定风潭这派宗门,并奉白子旺为祖师,虽然后世传人中也有不少高手,但可惜并无一人能达到白子旺当年的修为。

墨麒麟是白子旺收服的坐骑,奇特的是它当初并不是麒麟,是在修行中逐渐变异成一头麒麟的。妖兽的修行华真行不懂,他只是惊叹世界上居然真有这种东西存在!

原来变异不仅可能发生在代系繁衍过程中,也可能发生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。这方面的信息华真行并没有去解读太多,那样会对元神造成额外的负担。

华真行重点就是接受定风盘的神魂烙印,就像神隐枪一样,他如今也无法完全掌握其妙用,只能根据修为发挥其部分威能。华真行对此早有经验。

仅仅是做到这一点,华真行就在定境中用了一个多时辰,御神之念是直接印入元神的信息,假如掌控不好,就像电脑进入过载状态,大脑也会当机的。

然后华真行就能感应到定风盘的位置,其实就在这座石拱桥的桥拱中心、他的座位正下方,通过定风盘他也能感应到三兄弟用二十年时间布下的法阵。

又用了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,华真行参照瑞兽舍利中关于阵法的内容,再对照三湖镇内外已经布下的法阵,初步掌握了其运转之法。

华真行没有学过太多关于阵法的内容,但他此刻也不需要去学,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,了解怎么去运转已经布好的法阵就行,因为阵枢已经能控制。

杨老头要他做的事情很简单,就是把定风盘从阵枢中取出来,所需的一切前置条件都已具备。华真行仅仅是了解并掌握其方法,就足足用了两个时辰,几乎已耗尽神气法力,充分证明“学习”从来都是高强度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结合。

此刻他正坐在法阵的中枢位置,通过定风盘感应这座法阵。三弟兄用二十年时间打造的法阵,以这座石拱桥为中心笼罩了方圆十公里的范围,基本是半径五公里的一个圆形区域。

华真行有种形容不出来的感觉,在这片天地中,他仿佛无所不知,就似世界的主宰!这当然是一种错觉,假如沉溺其中,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心境。

华真行将神识凝成一束,所能感应最远的距离是一点六公里,不久前刚测过,最近就算有所精进也增长不了太多。可是此时在半径五公里的范围内,他能将一草一木都感应得非常清晰,甚至可无视各种障碍的阻隔,延伸到各处相对封闭的空间里。

比如三湖酒楼离这里有两公里多远,华真行可以将每一个包间里的情况都“看”得很清楚,也能听到人们在谈什么。

今天午饭时司马值就坐在这里,华真行和夏尔与萧光、郞校民之间的谈话,他应该能听得一清二楚。司马值当时虽不在场,却等同在场。

华真行还在摸索法阵之妙,三个老头已经不吵架了,坐在长案对面一起盯着他。华真行也感受到了目光了压迫,睁开眼睛道:“你们干嘛都看着我?”

杨特红:“你到底有没有准备好?又在这里坐了半小时!”

华真行:“准备好了,但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。假如将定风盘取走,这里的阵法就会渐渐失效,毕竟是三位高手花了二十年心血打造的,是否有点可惜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