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73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中午一起吃完了饭,李小阳是心满意足地直叹气。他知道风自宾其实就是华真行,但天天往这儿跑真不是为了巴结“大领导”,就是为了蹭饭。

李小阳没有听说过华真行做的那个梦,也不知道他的梦想是创立那样一个欢想国。但他绝对支持欢想实业如今的计划,没想到有人真会这么干,而且完全有希望干成,他如今浑身都充满干劲!

饭后一行四人乘车赶往东国援建项目工程部,李小阳亲自开车,副驾驶位置坐了一名保镖,华真行和曼曼在后座。原本曼曼不必来,她既不知道要去干什么也听不懂东国语,但是华真行没说不让她跟着,曼曼很自然地就上了车。

东国援建工程项目部的驻地,在非索港的东南郊,非索河入海口的北岸一带,原先这里是一片荒滩,工程部选了一片地势较高处修建了宿舍区与生活区,用蓝色的薄铁版圈出了围墙,是个相对独立的区域,里面住了大约一千五百名工人。

他们最近的承建项目主要有两个,非索河大桥刚刚完工,如今欢想实业的员工从克林区前往总部棕榈庄园,走的就是那座大桥。还有一座重油发电厂项目刚开始奠基,目前的主要工程是修建厂区专用码头。

重油发电厂项目也在北湾区边上,而且恰好与欢想实业新买下的地皮相邻。具体的位置是在规划中的北索河入海口以南,毗邻国际码头,那里原先是一片遍布礁石的海滩。

、朴实的小华

华真行最近事太多,已经有三个多月没见过雷云锦了,再见面时对方虽然戴着口罩遮住了口鼻,但明显也能看出这位总工程师憔悴了不少,眼神中带着一丝忧虑。

见面的地点是在工程指挥部的小会议室里,指挥部是一栋二层的永久性建筑,不像东国很多工地的工棚那样是轻钢彩板简易房。

因为按照现有的工程计划,这里的几个项目前后进行,加起来总工期比较长,虽然工人会轮换,但是驻地至少要使用五、六年,假如援建顺利还会使用更久,这里又不缺工缺料缺人手,干脆就盖了一栋二层楼房和八栋三层楼房。

非索港的气候炎热,要么总不下雨要么就总下雨,住简易房很不舒服,还不如把房子修好一点。这里还有室外篮球场、羽毛球场与乒乓球台。

市郊的荒滩上也不缺地皮,土壤还挺肥沃,圈大一点的地方可以多种点菜、养些鸡。工人们无聊时还搞了一片角落专门修了鸡圈,如今规模快赶上小型养鸡场了。

走进生活区就像进了一个公园,周围的绿植其实都是菜,有的开花有的结果,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煞是好看,不禁让人怀疑,这是一个伪装成驻地的蔬菜基地。

曼曼左手拎了六条软东华,右手拎了六条朱塔山,这是华真行拿来的。华真行左手拎了四瓶五粮液,右手拎了四瓶精品二锅头,连烟带酒当然都是送给雷总他们的。

他每次都不会空着手来,这次是因为好久没来了,而且又有事求人,所以尽量多带了些礼物。

看见小华这么朴实的风格,就知道他为什么每次都不会空着手走了。菜随便摘,鸡蛋也是随便拿,只要他能拎得动就行,而他总是不好意思拿太多。

这里不少人已经与小华很熟了,哪怕他戴着口罩也一眼就能认出来,正趁着雨停的间歇在田间地头搞园艺呢,纷纷起身大声招呼道:“小华,好久不见啦!”

“是的,前段时间很忙,北湾区有不少大事。”

“今天这么多人来,是有事吧?”

“对,找指挥部谈工程合作。非索港这边有个新成立的集团,有好几个项目。”

“好啊,你来的正好!我们最近正闲着呢,回又回不去。”

通过路上的几句闲聊就能大概得到一些信息,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,这边的项目进展有些不顺利。非索河大桥已经完工,但重油发电厂项目奠基之后便陷入了半停滞状态,大部分工人已经歇了快一个月了,成天没事就刷刷手机、伺弄菜园子。

这个生活区目前处于全封闭状态,只留了一个出入口,还有保安队专门站岗,外面的人进不来,里面的人也不能轻易出去。当然了,平常也没人会到这里来。

他们是提前约好了,而且看门的也认识华真行,所以顺利放行的。下车之后,李小阳等四人就很自觉的摸出口罩戴上,那些工地保安并没有戴口罩,看见他们如此做,也赶紧从兜里摸出口罩戴好。

修为达到二境,其实已不染寻常疫病,华真行本人包括曼曼根本就不怕什么疫情,而当地普通居民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。但是到了这里,他们还是要自觉,主要是让对方安心。

一路走来遇到的工人们其实也都没戴口罩,但都是隔着老远说话。李小阳走在最前面,小华和曼曼拎着东西并肩跟随,保镖则端着一个大方盘走在最后。

来到小会议室,雷云锦早就在这里等着了,很客气地招呼众人坐下,双方隔着一张长条状的大会议桌。

除了雷总工之外,项目部还来了三位工程师,搞土木的苏墨虞、搞电力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